- 注冊時間
- 2009-4-10
- 閱讀權限
- 10
- 積分
- 108
- 精華
- 0
   
- 寶寶生日
- 2004-03-28
|
嬰幼兒就醫二八定律
家長往往認為小孩和老人(所謂的“弱勢群體”)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因此害怕凍著,就穿厚衣服。實際情況是,嬰幼兒正處于成長階段,新陳代謝旺盛,所產生的熱量如果散不出去,就會出現火氣癥狀,如:咳嗽、流鼻涕(渾濁發白或者膿的)、聲音沙啞、食欲不好等,嚴重時還會發高燒,導致肺炎,支氣管炎等,所以平時穿衣,睡覺蓋的輩子,寧薄勿厚。長期穿厚蓋厚,嬰幼兒還會情緒不穩,易哭鬧,睡覺不踏實,生長緩慢,智力發育也會受到影響。
嬰兒要堅持母乳喂養,抵抗力就強,生病機會就少。母乳不足首選鮮奶或者純奶,盡量不要以奶粉為主。
做到以上兩點,實際上也就避免了80%的生病幾率。
一旦有了病,首先應該找原因,從源頭解決,而不是一味地治療。很多父母一見孩子有病,馬上的聯想是“找醫生”,而不是“找原因”。找到原因之后,病往往也就好了。例如,拉稀和干結都要在飲食上找原因,感冒發燒要在行為上找原因。真正需要到醫院去的不到20%,如某些自己找不到原因,不具備處理條件的急病、疑難病癥等。
嬰幼兒的疾病20%是自然因素造成的,80%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如果父母掌握足夠的知識,可以讓孩子避免80%的疾病痛苦。
對于不得不到醫院的病癥,自己也要善于思考和處理。同一種病癥,三個醫生可能就有三種診斷結果和三種治療方案(完全一樣的可能性并不大),這時候就需要自己來鑒別。
我把治病的方案分為上中下四策:上策:按照最佳方案撫養孩子,就很少生病;中策:孩子有病之后,先找原因,從源頭解決,飲食調理和行為調理是第一位的;下策:中醫中藥是可以治病的;下下策:西醫西藥總是很折騰人。能用上策不用中策,能用中策不用下策。
例如:嬰幼兒發燒往往是穿蓋過厚引起的,只要將衣服解開或者將被子掀開,再喝些水就好了,千萬不能象成人那樣捂、發汗。此所謂“行為調理”。真正病理性的發燒并不多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