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 月4 號,離預產期還有16 天,我一早就起床,準備好后老公陪我去產檢。孕后期的我,行動相當不便,全身都浮腫,盡管我每天喝大量的水,睡覺的時候墊好幾個枕頭,還是不能緩解,特別是下肢,浮腫的很厲害,以至于無法穿進平常的鞋子,平時在家基本是穿男式拖鞋。 我在懷孕中期就已經特地買了一雙比平常大一碼的拖鞋,這會兒只能勉強擠進去,步行大約10 幾分鐘后,感覺稍微好一點。半夜肚子一陣難受,起來倒水喝的時候,嚇了一大跳,席子上有一小團暗紅色的血跡! 難道要生了? 我看了一下時鐘,是5 號凌晨2 點多,趕緊叫醒老公,看到這番景象他也吃了一驚,然后我說在觀察一下,看還會不會流血。過了大約半個多小時,流血的現象一直在持續,不過量比較少,但肚子的疼痛是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明顯了。老公打了個電話給產檢醫院的專家,她聽完描述后,讓我趕緊去醫院檢查一下。
到醫院做完胎心音監測,醫生根據我們的描述以及我的病歷,跟我說,可能還沒,有血跡是要臨產的先兆,但不一定馬上要生,這個血不是子宮出血,是子宮壓迫陰道神經引起的出血,現在宮縮是有,但不是很頻繁,你不用緊張,可以先回家再觀察一下,等肚子大約5-10 分鐘痛一次的時候,你再來醫院,反正住得也近。
回去之后,已經是凌晨4 點多了。疼痛越來越頻繁了,雖然還不是十分的有規律,有時候是10 幾分鐘一次,有時候是七八分鐘一次,也有20 幾分鐘一次,并且持續出血。上午10 點,不堪恐懼的我們收拾好行李,直奔醫院,并打電話通知媽媽和婆婆
11 點30 分,我辦好了住院手續,并做完住院前的檢查,包括胎心監護,宮口檢查,這個時候已經開了一指。產前b 超顯示我的羊水過少,醫生說如果妊娠已足月,應盡快破膜引產,破膜后若羊水少且粘稠,有嚴重胎糞污染,同時出現胎兒窘迫,估計短時間內不能結束分娩,應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剖宮產比陰道分娩可明顯降低圍生兒死亡率。
剖宮產結束后,我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下了,面對著剛出生的寶寶,母愛油然而生,我攀上了人生的又一個階梯-- 為人母。
之后的幾天我一直被醫院的護士醫生細心照顧著,派車送我們回去的時候,還贈送了出院大禮包以及各種母乳喂養手冊、產后康復手冊之類的,還蠻實用的。
醫生叮囑我,孩子出生后給了媽媽極大的吸引力,媽媽會不斷地關注孩子,但是除了需要喂奶時喂孩子外,其他時間一定要閉目休息,以盡快恢復體力。產后還要多翻身,促進盡早排氣,也要盡早進食,以補充手術造成的體能損失。產后第2 天拔除導尿管后,要盡快活動,可以先坐起,再在床邊活動,再下地活動。千萬不要一動不動地臥床,這樣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發生下肢深部靜脈炎。
祝壇子里的MM們能早生貴子喲,哈哈,大家都好運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