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恭:【用說故事育兒】的超級奶爸 養育兒子,讓我重新看待生命中的理所當然 相信只要看過劉旭恭創作的《好想吃榴蓮》,沒有人能不被故事中有趣的線條和單純的故事所打動。故事中的小老鼠,活脫脫地就是個小小孩,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而當圖畫書創作者也成了奶爸,那會時怎樣的光景? 用說故事育兒的超級奶爸 在劉旭恭家里,故事不僅住在圖畫書里,也是他育兒的超級法寶。當父子倆一起玩積木時,常喜歡先搭個場景,再把手邊的玩具放進去,邊玩邊說故事;因為組合每次都不同,故事也充滿各種想像。而且,在每天吃早餐時,故事也可成為[下飯]的好菜,讓調皮的兒子---阿弟仔立刻進入故事氛圍中,坐在餐桌前把早餐吃光光。 講故事時,劉旭恭還會模擬廣播節目,讓阿弟仔Call in。而從3歲開始,已在餐桌旁聽[爸爸早餐故事]開講了五百多個不同故事的阿弟仔,不僅常加油添醋,有時還會指定要聽搞笑風格的故事,相當考驗爸爸說故事的能力。 在這四年半跟著阿弟仔一起長大的奶爸時光,讓劉旭恭看待事情的角度變得很不同,他發現很多在大人眼里看來理所當然的事,對孩子來說都有特別的意義。像有次出門,兒子堅持一定要坐計程車而僵持不下,劉旭恭轉了念頭,讓兒子到巷口等,自己則扮演司機讓兒子進行了[揮手招計程車]、[上車后說明目的地]流程,他才心滿意足。原來只搭過一次計程車的阿弟仔,只是很想自己試試搭車這一連串[酷]動作。 受過畫畫訓練后,劉旭恭特別喜歡和阿弟仔一起畫畫,因為孩子的線條總是非常自由,沒有什么拘束,有一種單純的快樂在筆觸里。兒子常常想到就畫,拿到蠟筆、鉛筆、水彩筆和毛筆都能隨手畫。每次看著兒子一筆一筆畫,紙上的水和色彩不停地變化,彷佛全世界的光都在這里了,讓他舍不得把視線挪開。 除了陪兒子玩,劉旭恭也很享受喂孩子吃東西、幫孩子換尿布、洗澡這些看來很瑣碎的事情,因為他認為這些瑣事會一點一滴形成和孩子的連結。他說:[如果只陪孩子玩,那會失去了生活感。所謂家人,就是要在同一個屋檐下一起過生活的]。親愛的爸爸,你也開始思考如何和孩子一起生活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