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冊時間
- 2016-10-13
- 閱讀權限
- 10
- 積分
- 0
- 精華
- 0

- 寶寶生日
-
|
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這本身就是“惡趣味”?。。?br />
走親訪友時、出門帶孩子玩耍時,你身邊或你身上有沒有遇到
類似以下的成人惡趣味的——“逗弄孩子”
而孩子可能往往是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
案例1:孩子爸爸的朋友拿出一根棒棒糖在男孩眼前晃著,說:“管你爸爸叫叔叔,這個就給你?!焙⒆咏洸蛔≌T惑照做了,一群人哄堂大笑。
?
案例2:長輩問孩子“白酒很好喝,跟飲料一個味,你喝一口試試?”孩子上當受了誘惑,周圍成人哄哄大笑,卻忽視了苦澀中的孩子……
?
案例3: 孩子的爸爸指著他的朋友(大約30多歲)笑著對孩子說:兒子,叫哥哥! 爸爸的朋友則掏出一個紅包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說:叫聲伯伯,這個紅包給你。孩子不知道到底該叫眼前這個男人“伯伯”還是“哥哥”,猶疑著不吭聲。爸爸的朋友作勢要把紅包收起來:不叫伯伯啊,那這個紅包不給你了。 孩子不吭聲。 旁邊一位阿姨笑著說:這孩子膽子可真小,一直不說話,哈哈。
雖然,可能大多數成年人的行為并沒有惡意,甚至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孩子;
但對于孩子,卻不是這個樣子為什么?
1.容易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可能導致孩子在今后的成長過程中,出現行為偏差——如案例1,
2.失去對大人的信任感——如案例2;
3.影響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構——如案例3;
4.孩子容易產生不安、恐懼、害怕;失去安全感;一些大人看來的“小事”,在孩子眼里往往是“大事”,如果孩子被“逗”了,應該怎么辦?
1.父母要第一時間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礙于面子保持沉默或陪笑
2.可以平和的把孩子的感受說出來:“XX,你是不喜歡大家這樣逗你是么?”孩子聽到這句話,便知道爸媽理解他?;蛘呓o孩子自己解釋的時間;或者暫時先帶孩子離開。
最后推薦2本家庭繪本
1.《達尼的故事-我可不當受氣包》——面對孩子受欺負了,我們怎么辦?2.《好心情》——親子間情緒處理?!鲎浴哆蘩部磿?br/>來自[媽媽網Android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