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媽媽產后恢復最大的煩惱就是 腹型難恢復! 別說恢復到當年女神般的“楊柳細腰”, 節食、跑步真的是正確的方式嗎? 讓我們來看看專業的意見吧!
懷胎十月—腹部松弛、脂肪堆積 新媽媽的腹部在生育過程中過度伸張,造成100%產后女性腹部松弛,松弛的腹肌及增大的宮腔如果不及時的復原,就會出現腹部松弛、脂肪堆積腹部等問題。 真正原因——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你知道當你懷孕的時候你的腹直肌會拉長至原來的50%? 女性在妊娠過程中,隨著子宮內胎兒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且腹前外側壁肌肉之一——腹直肌出現分離。 產后若未能得到正確的康復指導,分離的腹直肌沒有回復原位,除了遺留非常難看的肚腩,并會伴發腰背疼痛、應力性尿失禁等。
正常情況下:人體腹部的那8塊腹肌就叫腹直肌,中間由一個叫腹白線的組織相連,腹白線在1-2指寬度。 妊娠過程中:30-90%的孕婦會出現腹直肌分離,33%的腹直肌分離之后在產后6個月會持續發生 。第二次妊娠的時候,腹直肌分離的程度會加大。
如何進行腹直肌分離自查? 屈膝仰臥,露出腹部,左手在頭后支撐,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體放松。然后將上身抬起,感覺到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如果感覺不到擠壓,那么就把手指向兩邊挪動,直到找到緊張的肌肉。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2指之內(含2指)為正常。
特別注意 兩側肌肉間距大于3指屬于嚴重腹直肌分離,可能引起疝氣,必須及時就醫。如果距離在2-3指之間,必須先作分離改善訓練,注意不可以做軀干彎曲和扭轉的負重練習,因為這樣會加重分離程度。
方法一:核心收縮 保持雙手放在腹部肌肉上的姿勢。緩慢呼吸地同時收縮腹部肌肉,感受到內部肌肉緩慢地靠近脊柱。保持這個姿勢30秒后,放松肌肉,然后大概重復10次左右。
方法二:坐姿收縮 兩只手分別放在肚臍的上下方,注意呼吸。以肚臍中間為出發點,將腹部向脊柱的方向**,同時一只手掌向上一只手掌向下移,保持2秒,回到中間點,動作重復100次。
方法三:靠墻俯臥撐 雙腳并攏,距離墻約手臂長度,雙手平靠在墻面上,手肘彎曲向下,身體向墻壁靠近的同時保持深呼吸,讓腹部肌肉向脊柱靠近。當你推回到起始位置時,放松肌肉。重復動作20次。
方法四:靠墻深蹲 背靠墻,把腳放置在身體前方,慢慢地彎曲膝蓋90度,收縮脊柱,蹲下來,然后抬起身體回到站立位置;或者使用一個夾在墻和下背部之間的彈力球來完成這項運動。重復20次。 琇琇說:任何運動和治療,積極參與非常關鍵,康復的過程是緩慢和辛苦的,媽媽們可以尋找專業產后恢復機構,有了科學的幫助,會讓這個過程更快速,也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