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冊時間
- 2015-5-19
- 閱讀權限
- 31
- 積分
- 4884
- 精華
- 11
     
- 寶寶生日
- 0000-00-00
|
有媒體報道稱,一名6月大嬰兒,腹瀉嘔吐發高燒,繼而發生抽搐,并經歷了短暫昏迷,后來經過努力,寶寶得以脫險。經過與家屬溝通,醫生懷疑寶寶吃了感染沙門氏菌的雞蛋。
-
報道中提到,醫生表示,一般來說,殼上長斑的雞蛋最好不要吃,因為這種雞蛋很可能感染了細菌,尤其是沙門氏菌!
“麻子臉”雞蛋真的就是帶病菌的標志嗎?這種細菌經高溫也不能殺死?
小編幾經打探,終于鬧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麻子臉”都是病菌蛋,“麻子臉”雞蛋產生的原因嘛,一是蛋雞輸卵管有炎癥,二是雞代謝可能出了問題,三是飼料可能導致雞蛋受影響。沒有斑的雞蛋,也可能攜帶細菌,所以我們不能歧視“麻臉”蛋。
從事飼料行業18年的網友告訴小編:雞蛋都會或多或少攜帶細菌,一定要做熟食用。沙門氏菌不耐高溫,超過64.5攝氏度三分鐘,就能消滅它們,此外拿完生雞蛋也要洗手。
小貼士
這幾種雞蛋不能吃!
-
裂紋蛋
▼
這些雞蛋很容易被細菌侵入,若放置時間較長就不宜食用。
-
粘殼蛋
▼
這種蛋因儲存時間過長,蛋黃膜由韌變弱,蛋黃緊貼于蛋殼,若局部呈紅色還可以吃,但蛋膜緊貼蛋殼不動的,貼皮處呈深黑色,且有異味的,就不宜再食。
-
臭雞蛋
▼
由于細菌侵入雞蛋內大量繁殖,產生變質,蛋殼烏灰色,甚至使蛋殼因受內部硫化氫氣體膨脹而破裂,而蛋內的混合物呈灰綠色或暗黃色,并帶有惡臭味,此種蛋不能食用,否則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
散黃蛋
▼
因運輸等劇烈振蕩,蛋黃膜破裂,造成機械性散黃或者存放時間過長,被細菌或霉菌經蛋殼氣孔侵入蛋體而破壞了蛋白質結構造成散黃,蛋液稀而混濁。這種蛋最好就別吃了!
-
死胎蛋
▼
雞蛋在孵化過程中因受到細菌或寄生蟲污染,加上溫度、濕度條件不好等原因,導致胚胎停止發育的蛋稱死胎蛋。這種蛋所含營養已發生變化,如死亡較久,蛋白質被分解會產生多種有毒物質,故不宜食用。
-
發霉蛋
▼
有的雞蛋遭到雨淋或受潮,會把蛋殼表面的保護膜洗掉,使細菌侵入蛋內而發霉變質,致使蛋殼上有黑斑點并發霉,這種蛋也不宜食用。
-
一張圖教你判斷雞蛋的新鮮度
將蛋浸在冷水中,如果蛋是:
平躺著,就很新鮮。
傾斜在水中,這顆蛋已經放了3~5天了。
直立在水中,這顆蛋已有10天之久。
浮在水面上,這顆蛋多半已變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