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冊時間
- 2013-7-23
- 閱讀權限
- 31
- 積分
- 539
- 精華
- 0
       
- 寶寶生日
- 2007-09-27
|
魏少軍是一位頗有商業天賦的企業家,這么多年來,魏少軍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和文化”經營理念,以“和”的大氣包容,而又蜿蜒流動,充滿活力的內涵精髓,不斷創新,推動企業穩健發展,為帶動一方繁榮,做出了杰出貢獻。
以建筑起家進軍房地產行業的魏少軍,從創立隆基泰和起就一直致力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夢想。在魏少軍看來,新型城鎮化的建設要具備產業基礎,才能帶動當地人們發家致富。隆基泰和在魏少軍的帶領下經歷20余年的發展,項目所建之處都能夠迅速帶動一方經濟的發展。
作為全國**、隆基泰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少軍說,中國人口眾多,多涌向大中城市,目前也已出現了城市病,所以城鎮化不可遍地開放,到處建小城鎮,也不能到處拆平房、蓋樓房。并不是所有城鎮都具備條件,城鎮化若無產業支撐,就是空心城。魏少軍認為,率先發展城鎮化的地區,一要有產業基礎,二是具備區域優勢。需要具備產業基礎,是因為農民的生產生活如果方式發生轉變,消費是提高的,就需要有消費能力。
對于城鎮化的布局,按照魏少軍的體會,是一筆經濟賬,比如當地適合發展什么?有多大容量?保定環繞京津,缺什么?當然,規劃當中必須有產業,有住房,有服務業。
大營、白溝、高陽、白洋淀、雄縣等地都是有產業基礎的,做區域化小城鎮化也有條件。難點就是怎樣把產業提升,城市化進程才會加快。白溝的產業是商貿、加工業,發展綠色環保,提升自身產業基礎,產業吸引了至少30萬人。企業帶領農村致富,同時多增加就業,產業提升是非常有潛力的。
魏少軍說,自己在縣域經濟搞了15年,在魏少軍來看,城鎮化除了要為農民考慮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還不可忽視兩大問題,就是要統籌解決好教育和醫療的問題。所有新城鎮要建設好學校,這是解決教育公平、公民受教育權益的基本體現。同時,農民變居民,農村變社區,醫療設施也必須完善,這是提高人們幸福指數的保證。魏少軍說。
一個企業之于社會最大的責任是發展,隆基泰和在魏少軍的帶領下經過20年的發展,從小型建筑公司發展成為大型企業集團,2011年,上繳稅金23.25億元。隆基泰和緊隨社會發展步伐,項目所到之處,都能帶動一方經濟的發展。
魏少軍曾經飽含深情地說:“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人,也是受益者,我理應盡我所能回報社會,回報這個賦予我智慧和勇氣的時代。”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魏少軍深深體會到作為民營企業,沒有地方政府和國家的支持、沒有改革開放的政策、沒有社會各界的關心、沒有成千上萬消費者的認可,隆基泰和就不可能發展到現在這樣的規模和水平。因此,隆基泰和魏少軍一直抱著一種感恩的心,來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魏少軍在一個優秀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的感召下,在帶領隆基泰和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作為民營企業家,魏少軍的新型城鎮化的理念,最好的詮釋了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