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快要兩歲了,她的媽媽最近有個煩惱。在家中,小溪常常和媽媽唱反調,逆反心很強,出門的時候又常常讓爸爸媽媽抱著,不肯與其他小朋友玩耍。到底該怎么做才能減少這種情況出現呢?
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寶寶由乖巧向淘氣轉變的時候,在心理上不應該有擔憂和煩惱,而應該要知道寶寶和家長唱反調的原因是什么,其實在這個階段出現此情況都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過程。寶寶之所以表現出頑強的“反抗性”其根本原因是想獨立。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與父母作對,但寶寶的內心仍然需要您的情感支持和適時的鼓勵。對于寶寶的獨立,父母們應該給予支持,千萬不要對寶寶過度保護或是包辦代替,這樣會使寶寶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機會,也會引起他們的抵觸心理。對于寶寶的能力父母要給予充分的相信和肯定。當寶寶遇到自己能力范圍可以解決的困難,父母要盡量放手讓寶寶自己去做,這樣寶寶在體會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能減少和父母的對抗。在放手讓寶寶獨立做一件事時,父母可以首先判斷一下他能多大程度上完成這件事和可能遇到的問題,然后在沒有人身危險的前提下,讓寶寶自己去做。如果寶寶正準備做的事情可能危害到健康的時候,父母必須果斷地制止,并用其他一些沒有危險性的活動來代替。讓寶寶在享受到獨立感的同時也享受到了父母對她們的關愛,這樣也會減少寶寶反抗情緒的發生。 早教的教育理念就是要給予寶寶充分的自由和寬松,尊重和愛,也一直指導父母要給寶寶比以往更加多的寬容、關愛以及交流。耐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法,了解寶寶的需要。這樣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寶寶對父母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