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前些日子,因為覺得**,于是報了個學做西餐的烹飪班。 學員里有很多年紀相仿的姑娘,其中小綠是跟我關系最密切的一個。 小綠92年的,現在孩子已經一歲半了。我見過她家小孩,是一個長得特別漂亮的小姑娘,笑起來的時候,讓人覺得整個世界都亮了。 我打趣她說,你看你啊,有個愛你的老公,有個這么可愛漂亮的小孩,多幸福呀,羨慕死人了。 誰知小綠嘆了口氣說,你是不知道呀,我現在跟我婆婆的關系可緊張了,從唯唯滿月開始,她就明里暗里地說我,逮住機會就含沙射影地懟我。 原來,她婆婆一直不滿小綠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在她剛下手術臺的時候,就說要她好好調理身子,準備生二胎。 可是小綠和先生根本就還沒有做好要二胎的準備,何況兩個人剛出社會不久,事業也不穩定,二胎一旦生下來,壓力可想而知。一開始,先生還幫著她說話,讓他媽媽再等等。可是時日久了,在他媽的軟磨**泡之下,也開始妥協了。 每次只要談到這個問題,他就在一邊沉默,而他們家七大姑八大姨就開始輪番地來試圖說服她。 其實小綠是真的不想這么快要二胎的。 生一個孩子相當于自己經歷了一次劫難,身材走樣,皮膚松弛,臉部蠟黃,最重要的是身體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毛病。 在唯唯還需要一個人**照顧的時候,如果再生一個,可以想象得出,整個家會亂成什么樣子。小綠是一個對生活品質要求很高的人,她容不得自己家里變得雜亂,自己的生活變得亂七八糟。 最主要的是,他們家的經濟本身就算不上寬裕,每個月光房貸就要近萬元,加上生活開支等等,她先生一個月的薪水根本不足以支撐這個家。這樣下去,整個家庭的生活水平很明顯會大打折扣,唯唯的生活環境質量也會相應地下降很多。 在她向婆婆攤牌之后,她立馬就換了一副臉色。從此之后,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含沙射影地罵她,說她是什么不會下蛋的母雞,說她自私只考慮自己不考慮老公,說她不孝順,不尊重長輩的意愿等等。 而這樣的拉鋸,已經持續了一年多。
02 ▼
在我看來,她婆婆要的其實根本不是什么二胎,而只是想要一個孫子。 在她的眼中,兒媳婦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工具,而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如果沒有生到一個男孩,那么肯定會一直要求繼續生下去,何止是二胎,三胎?甚至是四五六七胎。 當然,她不會考慮生活質量的問題,因為在她的眼中,過去幾十年,整個社會普遍那么窮,幾乎大半個中國,都是兒女滿堂的,不也都養活過來了!
城市里物質要求高,他們老家,不還有一畝三分地嘛,勉強天寶一大家子人的肚子,還是可以的。 在她的世界里,女孩兒長大了,最終還是要嫁人的,要成為所謂的別人家中的媳婦。所以,再漂亮、再可愛的孫女,在她的眼中,也比不過一個乖張調皮但是帶把的孫子。 曾經看到很多過類似的新聞,在女方懷孕期間,被要求偷偷去做B超,如果發現懷上的不是男孩,就勒令女方去醫院打掉,如此循環往復,直到懷上男孩。 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考慮到,女方的身子是否能夠承受得了這樣的周而復始的折磨;他們也不考慮,這樣的循環往復到底還能利用幾次。只是在他們心中,一定要有一個男性,將來要延續自家的香火。 而女方,很可能因為勢單力孤,最終不得不選擇低頭,去承受這些原本不應該承受之痛。
03 ▼
在我們這個社會,每天都在呼吁著所謂的男女平等,大喊著男孩女孩,都是祖國未來的花朵這樣掩耳盜鈴的口號。但是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依舊在人們的心中蔓延流淌,農村為甚,甚至連女方自己也抱著一定要生個兒子為夫家傳宗接代的想法;而城市里這樣的思想也依舊泛濫。 生育是個人意愿,生男生女更是自然法則,這些原本都不應該強求。但是我們的迂腐思想,把生育這個事情定性為女人的終極義務。特別是要生一個能夠繼承香火的男孩,否則女人的一生,就被定性為不完整的一生。 而更多的女性,在這樣一種帶有明顯歧視意味的環境下耳濡目染,要么低頭迎合,要么含淚忍讓,還有一些甚至自己也成為了這種社會現象的幫兇。 可是同志們,你們都想著要男孩,有沒有考慮過天朝這三千萬娶不到老婆的光棍,他們同不同意你們的做法?
04 ▼ 曾經在某乎看到過一個姑娘關于生孩子的回答,語言直率有些極端,但是鞭辟入里。 她說,我照樣按自己的意愿辭去不想做但是在公婆眼中安穩的工作,我照樣不做家務不做飯,我照樣不生孩子,我照樣養狗,照樣過年絕對公平地一家去一年,照樣拋下我老公一個人撒丫子滿世界跑(她比老公博士早畢業兩年,這時候老公還在讀博沒有假期)。 很多人說她太自我,說她自私,說她不顧丈夫和公婆的感受。 姑娘說,我之所以這么做,因為我有這樣的底氣。 她說,我結婚不用他們家買房,將來也沒打算讓父母出錢買。我爸媽有一套大房子,我隨時都有自己的退路。 她說,我跟老公是裸婚的,也就是說,結婚的時候,他們家沒有給彩禮,沒有買鉆戒,沒有辦酒席,沒有車也沒有房,甚至連結婚照都沒有。連蜜月旅行的錢都是她自己攢的,所以她沒有要求男方一分一毫,男方也沒有理由來嚴苛要求自己。 她說,我老公是Top3大學的博士,我也是Top3大學的博士,老公是獨生子,我也是獨生女,老公是城市戶口,我也是。所以根本不存在誰是野雞誰是鳳凰。兩個人從經濟還是社會地位上來講,是平等的,沒有誰要依附誰。 她說,我比老公早畢業兩年,家里的一應開銷支出,都是自己一力承擔,甚至老公的生活費,家里的房租費,都是我給。我們沒有問父母伸手要過一分錢,沒有誰雪中送炭,也不必要錦上添花。 她說,我有自己的生活,我可以自己吃飯、自己旅行,有自己的趣味、自己的空間、自己的圈子。即使辭職,即使因為三觀不合,我也有足夠的能力養活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她說,在我的婚姻里,我跟老公更多的像是建立在感情之上的合作關系,不是依附關系,也不是牽制關系。在他們的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沒有余地也不會給父母余地參與他們的生活來做生活的參謀。 所以,從姑娘的婚姻生活,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婚姻的獨立,更多的是生活和經濟上的獨立。我認為,如果一個家庭,要依靠父母的能力去為你們承擔什么,比如房子、比如車子,那么勢必很難獨立起來,也就意味著,可能要接受父母的安排,甚至接受一些原本你反感的東西。 而真正能擺脫這些的,不是你無謂的爭辯,也不是那些所謂的婆媳相處金玉良言。最關鍵的法寶,就是自己獨立起來。
不依附,也就意味著不盲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