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把手術刀進入孕婦的肚皮時,手術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屋里的人圍在一起,把目光都投注在她的身上,很快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
-
她從房間里走了出來。板寸頭、精致的妝容、紫色框架眼鏡、貼布牛仔褲、紅色的高跟鞋,一個非常時尚的女人,一個手握手術刀的產科醫生。
她叫張桂香,是鄭州萬安婦產醫院的業務院長。在過去的32年,11680天里,她很少休假,手機24小時開機。一把手術刀,用了近三萬小時,經她手出生的孩子有幾千個。張桂香院長說,確保母子平安,讓媽媽們產后也盡可能地保持美麗,這就是她的工作,也是最令她感到充實的事情。
她的手藝:飛針走刀,精至毫米
文章開頭女人的剖宮產手術本身并不太復雜,這樣的手術張桂香院長在過去的日子里幾乎平均每天都會做一次。
張桂香院長每次主刀之前,腦海中都會映出一把尺子,在保證胎兒順利娩出的情況下,她會選擇讓寶媽身上的切口盡量小一點。「這樣可以盡可能減少出血量,也可以讓傷口更快地愈合。」 張桂香院長認真地說道:以后刀口看起來也并不明顯,其實這并不是一個硬性的規定,但是我覺得哪怕能給寶媽們減少一毫米的傷害也是好的。張桂香院長目前單胞胎的刀口平均在11厘米左右,而術后恢復正常的話,個別人的刀口可以恢復到只有四五厘米,幾乎已經是人工技術上達到的最好效果。她曾經接生過一組四胞胎,刀口則只有9厘米左右。「四胞胎因為單個孩子的體積較小,最重的也才4斤8兩,所以相對于單胞胎的手術刀口更小一些。四個孩子都很健康。」除了下刀的精細之外,張桂香院長對縫針也同樣考究。「進出針的間距以及距離切口的距離是5毫米,這樣縫出來切口會比較平。還有皮內縫合與其它縫合不同,在皮內靠上三分之一進出針,每次進針略往對面吃一點進針,這樣縫合出來的皮比較美觀像一條線。拉線的時候也不能拉太緊。」
她的態度:刀法很好 但不輕易「動刀」
不少寶媽因為擔心受不了順產的疼痛而選擇剖宮產,也有寶媽會預約好時間讓張桂香院長剖。但張桂香院長并不輕易「動刀」,「能順產的,我還是會說服病人選擇順產。」 張桂香院長說這個話的時候,就好像是一個武學大家,武藝高超的人,是不輕易用武的。「我希望選擇一個對母子最好的方式。」有位產婦在宮口開了三公分時,就已經煩躁不安不想順產了。于是就要求張桂香院長給她剖了。但張桂香院長一檢查產道情況非常好,就鼓勵她順產,讓她多活動,做下蹲的動作。病人在下午2點多順利產下一個七斤三兩的孩子。
-
順產的寶寶情商高,經過產道的擠壓,寶寶的各種感官得到鍛煉,寶寶肺內的羊水也會擠壓出一部分。
她的內心:越忙碌,越學習
張桂香院長不穿白大褂的時候,很難把她和一名嚴謹的大夫聯系起來,她很喜歡說話,愛笑,所以很多待產的媽媽很喜歡和她溝通,連她自己都說「或許是我這人性格比較好吧,有親和力,病人看到我覺得安心。」
生活中,張桂香院長也是這樣子,喜歡穿好看的衣服,喜歡吃美食,「我喜歡吃肉,不吃肉哪有能量。」 和一般的女性節食不同,喜歡吃肉的張桂香院長似乎散發著無窮的能量,不管多少待產媽媽找到她,她都會用同樣的熱情去溝通去交流。醫療機構第一名稱:鄭州萬安婦產醫院 ? ?(鄭)醫廣【2020】第06-05-123號
|